干翻瑞波之后,美国铁拳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最近几周,比特币和以太网的价格一直在突飞猛进(当然,它们现在正处于调整过程中),但美国监管机构证交会(SEC)却频频向货币圈开火。
12月22日,证交会起诉瑞波,称XRP是一家未注册的证券公司。因此,XRP一路暴跌60%,给投资者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12月28日,SEC指控加密货币对冲基金维吉尔资本(Virgil Capital)欺诈,并直接发布资产冻结令。
1月5日,加密投资机构Cinneamhain Ventures的合伙人在Twitter上列出了一长堆证据,称波场可能正在接受SEC的调查。
交出瑞波后,SEC的下一个目标会是谁?
波场?博卡?USDT?链接?
我们来好好分析一下这篇文章。
过去哪些项目“冒犯”了证交会
瑞波币的暴跌让大家意识到了SEC的威力。
但实际上,瑞波并不是第一个“得罪”SEC的加密货币项目。
从2018年到2020年,美国证券交易委员会(SEC)指控并处罚了至少21个加密货币项目。从时间线来看,SEC在2020年开出了很多“罚单”。
SEC(证券交易委员会)是美国监管加密货币的主要机构,其执法依据主要是《证券法》。
简单来说,ICO在美国一直被归为证券,所以必须按照证券法的要求进行注册。
例如,证交会指控瑞波出售了13亿美元的未注册证券。
而“得罪”SEC的后果是什么?从过去的案例来看,有两个主要结果:
停止项目:全额返还融资并处以罚款
最典型的例子是电报。
2019年,电报通过不到200人的私募融资超过10亿元,计划在10月底发行令牌克。谁知道,SEC率先在10月12日起诉了电报。
电报最终同意向投资者返还12亿美元,并支付1850万美元罚款。
项目继续运行:罚款结算
比如我们熟悉的EOS和XTZ案例。
他们都被证交会指控为未注册证券,但他们都分别支付了2400万美元和2500万美元的罚款。
Ripple的属性和这两种加密货币的属性类似,所以这次会用“交集罚”结算,整个系统不太可能被终止。
SEC“搞”项目的标准是什么?
2020年,SEC频频“攻击”货币圈,2021年肯定不会手软。
在分析“下一个是谁”之前,我们不妨先搞清楚SEC“搞”项目的标准是什么。
1.是证券吗
这是最基本的标准,毕竟这是SEC负责的。
目前市场上硬币太多,SEC只认为比特币和以太网不是证券,并没有对其他加密数字现金做出明确声明。
我看到的ICOs都是证券。2018年,在Q1,ICO筹集了多达63亿美元。他们从来不遵守金融市场的法规规则,证券交易委员会有权进行监督。至于比特币,是一种支付方式,不受SEC监管。——证券交易委员会前主席杰伊克莱顿
虽然ICO最初是在Ethereum发布的,但是目前以太网已经足够分散,运营也不会由一个集中的第三方来进行。所以不属于具有证券发行特征的集中参与者类型。——证券交易委员会金融部部长威廉西曼
2.分权程度
从SEC判断Ethereum不是证券的原因可以得出结论,加密货币的去中心化程度越高,SEC判断为证券的可能性越低。
另一方面,证交会起诉的加密货币必须有一个集中的货币发行者,否则证交会就没有一个可以入手的主体。
3.影响
加密货币项目有什么影响?融资金额,市值排名,是否在Coinbase等合规交易所上市。
除了维护证券交易市场的稳定,铁腕“搞”项目的目的也是为了赚钱。
所以SEC肯定喜欢影响力大的项目。毕竟大项目油水多,快钱来了。
此外,该项目在美国的影响力决定了SEC起诉的优先权。
简单来说,一个项目主要在美国境外运行,所以即使违反了美国证券法,SEC也不急着去翻。但如果会对美国市场产生巨大影响,那就亟待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