瓦特交易所
瓦特交易所
今天的笔记来自黄金财经,是一个学习普法的过程。北京上广律师事务所刑事部律师丁向我们介绍了哪些虚拟货币交易可能涉及犯罪。
以下,Emjoy:
先简单介绍一下我自己。我是丁,北京市上广律师事务所刑事部主任。我主要处理与证券投资和区块链有关的刑事案件。人们一般都喜欢叫我丁律师。今天,我将成为一个有法律知识的分享人。
我今天演讲的题目是:哪些虚拟货币交易可能涉及犯罪?我为什么要设置这样的题目,做这样的讲座?我认为我们应该先谈谈讲座的背景。
近日,政策整个行业处于变革调整期,521提出打击比特币交易和挖掘。首先是采矿方面。前段时间内蒙、新疆、青海,最近四川、云南也出台了一些行动和文件,包括采访和稳定。
在交易方面,最新的政策应该是621,当时一些银行和支付机构接受了采访。一般意义上不是为虚拟货币交易提供支付服务。
在这样的背景下,今天就来说说这个话题。在发言之前,我们先澄清几个名词。
1.虚拟货币
我这里说的虚拟货币不是法定货币,而是虚拟商品意义上的加密资产。也可以称之为私人金融资产。但一句话,它不是法定货币,也不能作为货币在社会上流通。
2.交易
也可以说是交易行为。我说的交易行为,是指买卖。它不同于融资、ICO等o .第一个层次是理解交易行为,是单向的,比如买卖,总之是单向的行为;从第二个层面来说,我说的交易行为,是指买卖作为一对交易进行匹配,赚取差价。也可以通俗的理解为“炸”。比如炒房子,炒股票,炒硬币。
为什么要为其设定交易行为的边界?因为在实践过程中,有些人有不同的理解。有人说2017年的94公告是禁止交易。他认为这意味着普通人被禁止自担风险进行交易。
事实上,公告94的核心内容是禁止代币的首次公开发行和融资。说白了,从ico的角度是禁止的。但是有人会理解为买卖就是融资。所以我想提前定义一下,今天讲座中提到的交易行为不包括融资,只是一个简单的交易,即买卖。要么第一层单向买卖,要么第二层理解,买卖是配对交易,赚取差价。
3.持有行为
比如你持有比特币。如果持有,就不会买卖,更不会集资,也不会搞各种ico。这是持有行为。
澄清了这些名词之后,就正式进入了讲座的主要内容。哪些虚拟货币交易可能涉及犯罪?
当我们谈论犯罪时,我们必须首先理解法律和政策是如何规定的,或者它们是一种什么样的状态。在整理状态的时候,我觉得应该分两部分。
首先是521之前的政策,比特币等虚拟货币,其法律属性是虚拟商品或加密资产,或者私人金融资产。
2013年央行行长回答记者提问时,他提到的最后一个问题是普通人有自担风险参与的自由。
然后是2017年的94公告。94公告的核心点是禁止ICO和代币的首次发行融资。但是对于普通人自担风险交易,当时并没有禁止。
在司法实践中,比特币等加密资产被视为资产并受到保护。比如比特币等加密资产发生盗窃、抢劫、诈骗等情况,实践中都会立案查处。一周前有一篇浙江省公安厅刑侦总队的文章,题目是《数字资产被盗时如何立案》,里面提到了虚拟货币。
因此,在521政策,之前,比特币等虚拟货币的法律地位是虚拟商品和加密资产。自然风险前期普通人的交易没有明确禁止。在司法实践层面,如果出现加密资产被盗、被抢或被诈骗的情况,也会受到保护。
但同时也有一些先例,对于一些非主流货币,会被认为违反了2017年的94公告。也就是说,在实际案例层面,有些案例是不被支持的。
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分化?我觉得大家理解不一样。因为理解不同,在申请的过程中会有一些差异。这是政策的概况和521之前的做法。
第二,521政策问世后,发生了一些变化。这也是最近很多人担心或者有些疑惑的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