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儿交易所app下载(官网)
日本一直是虚拟货币比较活跃的一个地区,交易所在当地只要有合法的金融执照,是准许经营的,而Liquid一直是当地第一大合规交易所。
加密货币交易所Liquid成立于2014年,自称在过去的一年里促成了500亿美元的加密货币交易。
今天我们来聊聊此次安全事件,以及由此引发的思考:
缘起:
2021年8月19日,日本加密货币交易所Liquid发推称,热钱包遭到攻击,正在将资产转移到冷钱包中。
Liquid黑客四个地址首笔交易均发生在8月18日,比特币和以太坊地址共持有价值逾7400万美元的加密货币(具体数据仍在确认中)。
目前正在进行调查,已暂停充提服务。
受此消息影响,大盘整体暴跌,BTC24小时跌幅接近4%,而在消息爆出前,大盘一直处于上涨阶段。
Liquid的安全问题,也不是第一次浮出水面。
早在2020年11月13日,Liquid首席执行官Mike Kayamori在博客中表示,交易所被黑客攻击在攻击,但好在没有造成损失。
由于匿名性和巨大的经济回报,加密货币初创公司和交易所是黑客的高价值目标。
问题:
2018年,Nano在一次黑客事件中被盗走1.7亿美元Binance和Coincheck在黑客入侵后分别损失了4亿美元的巨额资金,Coinrail在一次黑客攻击后损失了4000万美元,Bithumb损失了3000万美元。
Mt.Gox曾经是全球最大的比特币交易所。然而在2014年2月,由于黑客盗走了84万个BTC,该交易所宣布破产,并暂停了一切交易。
幸运的是,2014年3月,Mt.Gox表示在此前使用的旧格式数字钱包中发现了20万BTC,这些比特币仍归债权人所有。而被找回的这20万个比特币,成为了日后这6年争夺的焦点。
由于Mt.Gox破产案牵涉到了超12万以上的债权人,各个债权人之间的利益诉求分歧较大,同时也因为Mt.Gox本身的一些原因,交易所破产清算被一拖再拖,清算赔偿被一再延迟,一直从2014年推迟到了2020年。
这就是著名的“门头沟事件”,影响深远,一直到今天还是会经常被提及。
除此之外,我们熟悉的比特儿,ZB,ZT,币安,BITMEX等等交易所均发生过安全事件。
有些损失是可以挽回的,有些损失却是难以挽回的。
除了交易所的安全问题,DEFI等领域的安全问题,也是一直以来困扰行业的巨大隐患。
比如前一段时间的币安链上跑路的StableMagnet,当时这个项目圈了2000万美金,该项目跑路可不是黑客造成的,而是项目方直接跑路。
这一案件被经过警方破获,并且已经启动了退币流程。
比如一周前的Poly Network(O3 Swap)被盗事件,也引起巨大轰动,对国内defi行业带来很大影响,让安全问题再次被提及。
Poly Network是历史上最高金额(6亿美金)的黑客攻击DEFI成功案例.虽然解决速度很快,但是却是黑客主动返还。
该项目方直到今天,仍旧在被动接受黑客的条件,承诺奖励该黑客50万美元。不仅如此,Poly Network甚至邀请这名黑客成为其“首席安全顾问”。
这其中平头哥能看到的只有妥协,无奈,无用。
无独有偶,8月17日,区块链投资机构 Paradigm 研究合伙人、著名白帽黑客 samczsun 撰文披露了BitDAO在 SushiSwap IDO 平台MISO进行的荷兰拍的智能合约存在安全漏洞,多名白帽黑客联手从众筹资金池中拯救回 10.9 万枚 ETH (约合 3.5 亿美元)的经过。
难道,区块链的安全需要白帽黑客的保障?那所谓的去中心化安全的特性还存在吗?区块链安全岂不成了笑话?
据不完全统计,每年涉及到虚拟币相关资产被盗,诈骗的案件都超过万起,造成损失至少也在万亿级别,这些安全问题究竟如何解决,这是考验行业未来的关键。
平头哥经常想,事情也许没发生在我们身上,一旦发生到我们身上,会怎么办?
门头沟受害者迄今为止仍未完全解决问题,就算按照当时币价返钱,那彼时和此时的差价究竟谁来负责。
讲一个身边的例子,聚币(宝币网)交易所迄今为止仍有大量受害者在维权之中。
94之后,张守松的聚币关闭,随后开设多个交易所,频繁更换网址,侵吞用户资产,后面无法偿还。张守松如今已经被报警维权,恐怕这辈子他也无法解决因当初熊市时侵吞用户的狗狗币。
差价百倍的狗狗,张守松怎么也想不到会这样。如今他想还也还不了,因为他非法占有的筹码早就已经在前两年出手了,圈的钱也都挥霍一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