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下半年比特币
2020下半年比特币
一年多来,币乎终于迎来了大版本更新。
要知道2.0版本的更新还是在6月份2020。
除了文字描述,这个版本对我个人来说最大的变化无疑是首页第三个条目的变化,从“活动”变成了“币吧”。
这是在更新之前:
这是在更新之后:
说实话,我之前很少点进底栏的“活动”条目,因为我缺乏兴趣去主动发现这类信息与我个人有关。
偶尔会打开几次,因为在热门看到推广相关活动的信息,按照教程指南。
另外,在更新之前,我对“币吧”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怎么进去。
经过这次大版本更新,个人感觉资源利用率比以前高了。
“活动”这个词听起来像是一种自然的仪式感,不需要为了特定场景的特定需要而打开;“币吧”就不一样了。想看相关货币的信息,就懒得在乱七八糟的文章里找了热门。建议打开币吧。
原“活动”中的“直播”入口被移到首页入口栏的第四位,相当直观。
更新后,我不禁想起《138期:从Busy、观链哥、我、冰棒都写同一人物说起,说说我为什么看好后市和KEY》里发的一个截图:
真是月底踩节点。
现在,也许只是换个入口。
但是随着币吧地位的提升,微社区新一轮的良性竞争运营必然会兴起,这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文章热门未来的走势。
当然,市场是基础。
五年合同已经到了3.0时代,我们一起展望未来。
第二,币乎大V不好?
昨天看到@冰棍大哥的文章《币乎作者(大V)是币乎最大利空吗》,其实想说点什么。
文章主要讲了两个论点。
第一个论点:读者决定作者。
这个论点并不陌生。早年,冯小刚在一次采访中也说过类似的话。当然,冯导可能会说得更激进一点,大意是“垃圾观众拍不好电影”。
作为同一个作者(当然我在回复的时候总是称自己为作家,在专业性和认知上与冰棍老板有很多差距),我有一点不同的看法。
因为如果纯粹按照这个逻辑来解释问题,稍微思考一下就会发现问题。
就我自己的观感来说,读者的需求确实是多元化的,但是作者的能力决定了上限。
因为币乎仍然属于UCG社区,它使用“好文本算法”进行分散筛选和定位,找到一批写作能力符合读者需求的作者。两者互为因果,产生了“普通用户”的社群。
由于通用认证的激励,大多数人来币乎获取信息。当他们厌倦了寻找信息,他们应该刷一些故事。别人也看,但就是这么重要。
这都是人之常情。
然而,对于币乎,的大多数作者来说,币乎是在长能力范围内编写代码的性价比最高的舒适区之一。
冲出广为认可的圈子是非常困难的,过程缺乏一般认证的动力,完全靠自我追求。
相比之下,我还是在币乎,写满足算法(社区定位)的文章,住在币乎对舒适区来说舒服多了
这一点,我之前写的《131期:那些挖矿热潮下停更币乎大佬的前世今生(三):白特幂》,以老白为例,其实很清楚。
在更大圈子里被广泛认可的大佬们,对币乎通行证的积极性不是很高;《援外社币乎通行证激励》一书的作者币乎,是最适合您、最具成本效益的舒适区。
当然不是每个作者都这样。我就说说自己的浅见。
至于冰棍老板说的第二点,能让读者赚钱的文章就是好文章。
这个我很赞同,前两天的文章@ 块链,阿华区翻车也见证了用户的认证能力。
从文章的收益和赞号可以清楚的看到,很多用户只是懒得认真而已。
后续的币乎没有维权用户的声音,这可以解释人们对套路了解多少。
总之,币乎只是作者和读者写的一首“民歌”。
你我都是人,生于世。
一天到晚,从不闲着。
既然不是神仙,难免会有杂念。
道德是两面的,利益是中间的。
目前我个人的看法是,绝大多数的币乎V都不差,当然也不算好,只是社区生态下满足特定需求的“特产”。
3.冻结卡除了冻结卡还有什么用?
说实话,最近刷热门和冻卡的文章太多了,我真的审美腻了。感觉写冻结卡的人比真正冻结卡的人多。
但是没有办法,对于投资来说,信心是金;对于币乎的“好文字算法”,恐惧是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