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走笔记:以太坊进入2.0时代,新一代公链如何破局?
今天的笔记来自星球日报的直播。Findora、Algroand、Conflux三个公共链项目讨论了以太坊2.0到POS、如何定位公共链、跨链是否有价值等话题。
在这里,享受:
主持人:目前大部分Defi都是基于ERC20标准。最近最令人担忧的事件之一是,以太坊的抵押资产上周达到最低标准,以太坊2.0的信标链阶段正式启动。虽然2.0窗口之后还有很长一段时间,但我们肯定会对Defi在以太坊2.0阶段的发展,以及目前主流公链的竞争与合作进行大量的讨论。
今天我们邀请了几个主流公链的嘉宾来讨论下一步的生态发展。他们是芬多拉公司的首席产品官、阿尔格伦基金会的首席产品官亨利、副总监朱晁海和福尔克斯公司的杨光,研究总监。
首先简单介绍一下自己,说说最近忙什么,生态学有什么新进展。
芬多拉亨利:你好,我是芬多拉CPO。之前在硅谷和中国做技术,互联网和投资杜克大学电子工程和计算机科学系。之前在LinkedIn和Facebook做过产品经理,创作了一些人工智能和大数据产品。我曾经学习和研究过区块链技术,我在Facebook看到了隐私技术可能带来的一些变化,尤其是在开放金融和数字经济领域。我们认为开放必须是未来社会的基本权利,这也是芬多拉愿景的一部分。
康力士杨光:我是康力士的研究总监,主要负责协议设计、安全证明和密码学研究。我的硕士、硕士和博士学位都在清华大学,研究方向是密码学。除了密码学,我对博弈论也很感兴趣,然后我在丹麦, 奥胡斯大学中科院计算机学院和比特兰从事密码学和区块链研究。
现在除了Conflux的研究工作,我也在和朋友一起做分散的跨链项目,试图把比特币穿越到以太坊,毕竟比特币的资产最多,但是Defi很难使用比特币。所以这个跨链项目还是挺有意义的。
阿尔及利亚和朱潮汐:我这边主要负责技术支持,社区和生态建设。之前在海外做过产品经理,开发者,研究员。
主持人:Defi的应用层今年取得了很大的发展,出现了很多新的资产,包括流动性挖掘等新玩法的出现。目前,大多数资产基于ERC-20,而以太坊正经历从1.0到2.0的漫长过渡期。
辩证的说,是不知道会不会成功,还是中间会有很多问题。几天前,我们举办了以太坊2.0活动。以太坊,所有的生态,包括节点、矿池和提供质押方案的服务商,都有不同的看法,觉得未来会有很多游戏和挑战。这也是业内所有人都在讨论的命题。
第一个问题,你看好以太坊2.0从POW到POS的发展吗?如何看待生态系统的迁移,尤其是Defi应用的想象?今天三人所在的公链恰好同时拥有POW和POS。
阿尔格罗和朱泰德:我个人对ETH 2.0不太乐观。我一直觉得如果要拓展的话,2层的路可能会更好。包括以太坊现在正在做的汇总,我认为这是一个理想的解决方案。
在我看来,以太坊正在尝试ORM。如果做了Rollup,很大程度上解决了问题,不一定要很复杂。ETH 2.0太复杂了,从信标链到质押再到POS都理解不了。还有一些安全问题。因为ETH2.0相当于一个新链条,所以很难相信这个新链条。
而且从POW到POS没有其他的公链来做优劣。毕竟是以太坊,也许会成功。但如果不成功,对以太坊平台的攻击将会相对较大。
杨光:康力士我仍然期待着以太坊2.0。虽然感觉像潮水,但是不成功的概率很大。以太坊2.0跳票已经很久了。一切进展顺利。我们已经使用了以太坊2.0。所以我还是很期待看到他们能想出什么答案。毕竟是第一个大规模资产从POW转移到POS的链条。无论成败,总会有很多经验教训留给后面的人。也是对我们整个生态的有益尝试。
在最坏的情况下,可能是转让非常不成功,以太坊的生态完全被破坏。但至少对于其他公链来说,至少可以帮助人们避开一些坑。
对于扩容,我觉得第二层不是特别好的选择。因为这样的扩张只是纸面数据的扩张,大家真正想要的是在流动性最好的链条上进行交易和活动,上面的价值才是最重要的。就像北京的房子又贵又不够一样,在房山,延庆和密云,等远的地方建很多房子,也不能缓解市中心核心区的房子短缺问题。大家宁愿挤在一个单间里,也不愿意住在一个交通方便,离工作近的地方。
如果采用双层方案进行扩张,资金量最大的细分市场仍会被封杀。虽然其他资金少的地方空间大,但是人不想去,价值就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