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数字货币2021年最新的消息
根据有关媒体报道,近日央行成立了数字货币落点成功,并进入内测阶段,那么发行DCEP,那老百姓手里的人民币可怎么办?这不会影响到你的现有资产。
央行发行的数字货币也是国家法定货币,在本质上和人民币是一样的;数字货币的形式,会让我们的资产更安全、使用起来也更方便。
有国家信用担保的才能成为货币
货币是商品交换的媒介,这是它的核心价值。只要能满足这个“交换媒介”的作用,货币是什么样子、什么材质都是无所谓的,只要大家都接受就好。
在现代经济体系中,一个国家发行的货币还有一项重要的特质:它是由国家的信用来做担保的,而与货币本身的实体价值无关。没有国家信用的背书,不能成为真正的货币,它们只是一些特殊的虚拟商品而已。
微信、支付宝支付可以算是数字货币了吧?也不算。因为这些支付手段,实际上可以看成是你的活期存款。它们的基础,依然是纸质的人民币。
数字货币与电子支付并不同,电子支付只不过是把你的活期存款数字化,把从银行取钱、支付、再存进银行的过程简化成了银行之间的直接转账。
虽然比特币之类使用了“区块链”技术的数字商品的确有一些货币的特征,但是它们依然不算是真正的货币——它们去中心化、数额上限固定的特质就让它们无法成为国家的法定货币。
既然是国家的货币是由国家信用来担保,就需要国家中央银行来统一发行和管理,而比特币明显不合适。
未来我们的货币是无形的,区块链技术是一项可选的技术,但是目前来看,它所需要的资源还是太多。这种技术有些很吸引人的地方,例如每一笔交易、每一枚货币的产出都可以追踪溯源,而且真实可信。
数字货币的优势还不仅是这些,和传统实体货币相比,数字货币的生产、存储、流通成本都比实体货币低得多;银行金库里成堆的现金,将会变成在计算机硬盘中存储的几个数字;从造纸、印刷、切割、存储、运送的整套实体货币生产流程,可能将会转换成在服务器当中默默执行的数字运算。
过去人们只能使用实体货币,而现在时机已经成熟了。中国数字货币的研究已经有了一定基础,未来我们的货币将会是无形的。
但是,改换货币可是影响国计民生的大事,特别是将已经用了数千年的实体货币转化成完全的虚拟形态。哪怕是有一点点小纰漏,都可能会带来大麻烦。而且不仅是货币流通体系本身的问题;要使用数字货币的话,一些法律法规也得相应修改才行。
所以,数字货币不会马上出现。按照中国人民银行的计划,将会在数字货币的研究成熟后先在某个小型的封闭市场内试用——例如先从票据市场入手,然后再一步步改进完善,直到和传统的人民币并行使用,再最终取而代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