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特币蹦跶11年了,为什么还没归零?
这些年来,我在很多公司工作过,大部分都死了。
公司的寿命很短,我只能不停的跑来跑去找工作。
然而,比特币诞生于2009年。在蹦跶,生活了11年后,它仍然活着,生活得越来越好。
这背后肯定不是在做局,庄家,割韭菜那么简单,但背后一定有更深层次的原因。
这背后更深层次的原因是很多老币人懂,而新币人似乎懂,而外人基本不懂。
今天,我就试着谈谈这个话题。
2020年11月18日,我在微博上问了一个问题。发现大部分人只有看到自己能发财才进入货币圈。
南宫也很远。要不是群友说挖比特币赚了500万,我也不会进来。
大部分玩家都在抢着发财,很多人因为看不到发财的希望而离开了。
我和一些朋友因为损失惨重留了下来,成了老将韭菜。
相信我,绝大多数货币人都是抢着发财,赚快钱,赚大钱,才来到货币圈。
整个圈子都很浮躁。
事实上,没有多少人关心比特币是否可靠,能否安全保护私有财产,能否对抗通胀。硬币人最关心的是如何在硬币圈赚更多的法币。
很多时候,你可以把币圈想象成一个大赌场。
矿工是赌场保安,自带武器,按时领工资。
交易所老板就是包销VIP房,热情服务各种有钱赌客的人。
赌场灯火通明,光电费一天要几万;工作人员的工资不小。
政府要收税,赌博设备和环境设施每天都在磨损。
你得到处烧钱。谁来买单?
当然是赌徒。
少数赌徒可以赢钱走人,而大多数赌徒却要赔钱。
因此,这段话有一点道理,南宫离得很远:
但是“南宫很远”这句话是不够的,也没有从更高的维度看问题。
如果你只把币圈理解为赌场,那是因为你只是个赌徒。
就像很多人把股市理解成赌场一样。
在赌徒眼里,股市和币圈就是赌场,比澳门高不了多少
其实只有这些赌徒图案不足,看不到更多。
股市的划时代意义我就不介绍了。可以自己看相关的书。
我可以试着介绍一下货币圈划时代的意义。
如果比特币只是一种赌博工具,它就不能生存到今天。
比特币不太可能用于日常支付,也不能称之为避险资产,但它是对冲法币的好资产。
江在反驳我以前的“损失论”时说得很好。
法币保持通胀,可以买房抗通胀,但光有房子是不够的。
比特币是抵御通胀的更好工具:自由投资,无限分股,交易方便。
早期比特币真的是一群屌丝人玩的,当比特币进入富人的视野后,发生了质的变化。
未来想通过囤积比特币发财的人会越来越少,想通过囤积比特币对抗通胀、保护财产的人会越来越多。
回到题目:比特币在蹦跶已经11年了,为什么还没有归零?
因为它是套期保值法币的好工具,这是比特币最重要的潜在意义。
当然,比特币还有很多其他含义。比如比特币是一个很好的收割工具,期货市场是一个非常刺激的赌场。但如果没有“对冲法币”的底层含义,其他的一切都是空中楼阁。
币圈不只是赌场,你必须找到你投资“标的”的“底层含义”。
作家总结总是迟到。如果有人在比特币从8000元跌到900元的过程中写这些东西,会被骂。当时收硬币的只能怯生生地互相打招呼:“你的硬币还在吗?”
南宫坦白道:
币圈的投资门槛看似很低,其实很高。
每年都有新的设计层出不穷,每年都有大量的货币产生,每年都有大量的货币归零。
每年都有一部分人变富,而更多的人变穷。
我想通了,我就做货币圈的工人。
主业工作讲究收入,业余时间投资亏损一些。
毕竟大部分人更适合工作,适合投资的人也就那么几个。